年初以来,围绕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聚焦提升社区服务群众能力,市委制发了《关于强化党建引领联动共治 提升社区服务群众能力的若干措施》,精心打造以“六联动”核心内容的基层党建品牌,推动11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型民营企业党组织和50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融入社区。全面推进实施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基层党建、群众诉求、基础设施建设等街道社区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效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认真落实 站位有高度
建立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制度,是市委、市政府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有效载体,是社区包扶部门利用行业优势参与治理的有效途径。为有效推进结对共建工作,全市各单位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安排部署,明确工作开展核心。
市委政法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召开班子会议,带头学习文件要求,亲自安排部署,把落实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作为巩固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重要措施,按照文件要求,明确兼职委员主要职责。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共建工作领导小组。为保证工作畅通,与街道建立了共建工作联系机制,采取不定期互访、实时微信联系等方式,不断加强沟通交流,共同策划共建活动,使工作在组织领导、联动机制、信息对称等方面有条不紊地进行。
完善机制 下沉有深度
工作开展过程中,全市各单位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需要,纷纷就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共同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党建工作联谋等方面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把自身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的工作优势。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了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机制,综合考虑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因素,本着“就近、就便、就熟”原则,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队长、39名机关党员干部为队员的志愿者队伍,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到街道、社区,下沉到具体网格,协助网格员落实“四清”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志愿服务活动。
市委党校第一时间建立常态化下沉机制,配齐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选派优秀党员常态化下沉社区,实地调研桂圆社区阵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提升服务功能、打造精品小区等方面的情况,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需求,结合党校职能,重点开展了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提升和疫情防控“三大行动”,助力桂园社区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市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明确下沉社区任务和职责,组织3名在职党员干部在社区常态化开展工作,并专门安排了1名负责同志到北纺路社区担任“大党委”助理员,自觉接受街道社区党组织指挥调度,积极与社区党组织进行协调沟通、开展联建活动,定期参加党建联席会议,做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切实为社区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共同协商解决群众诉求20余件,完善和改进了基础设施建设等11项社区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倾情融入 服务有温度
一年来,各单位真正把联动共治机制落实到行动上,按照市委安排部署,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等活动,深入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倾情融入群众提升服务温度,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中,广泛发动党员干部高频率下沉社区,积极帮助社区做好文明城市宣传和环境卫生整治,清理“三小”、杂物,清扫垃圾,清除杂草,清洁健身器材,有效拉近了在职党员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构建文明和谐社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及时抽调党员干部下沉基层支援全员核酸检测,进行扫码登记、体温检测、维护秩序、防护指引等工作,有力巩固了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成果。
市中心医院在“七一”期间组织各科室近20名在职党员科主任、专家,在南山街道盛达社区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义诊服务活动,为居民现场进行健康宣教、义诊和健康查体,接待群众义诊咨询和血压、血糖检测50余人,中医诊疗10余人,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60余份。
疫情防控期间,市纪委监委秉承志愿服务活动“随手做”原则,在全员核酸检测结束后组织下沉的党员干部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志愿服务活动;随着天气转凉,市纪委监委及时为冠山街道七彩虹社区提供了12顶防疫帐篷,帮助一线防疫人员避风抗寒,以暖心举动坚定社区工作者的信心和决心。市棚户区改造服务中心“七一”期间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走访慰问老党员,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市乡村振兴局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到社区植树100余株并提供后续树木养护费用,使树木成活率达到100%;组织机关干部15名到台吉街道金山社区开展禁毒宣传活动10次,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防毒意识和禁毒能力;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台吉街道金山社区开展反诈宣传活动,手把手教居民下载反诈骗APP,守护群众钱袋子。
言能践行 帮扶有力度
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各单位积极组织、有效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以解决街道、社区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为重点,快速、高效参与实际难题和需求的处置,倾力帮助群众解决热点、打通堵点。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社区居民反映强烈的楼前路面破损严重、出行难的问题,千方百计筹集资金9.8万元,雇佣专业施工队重新硬化了长155米、宽4米、高0.18米的水泥路面,彻底解决了150余户居民多年的出行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建工作不是走形式,让广大居民由最初的怀疑变成由衷的认可;为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到基层、宣讲到居民,组织92名党员干部与社区党委工作人员开展了“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民服务党员行”宣讲活动,发放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单1000余份、口罩等物资3000余份;投入1万余元,向社区捐赠办公电脑3台,并与社区干部一起走访慰问了生活困难老党员3名,送去了价值1000余元的生活物资。
市纪委监委围绕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疫情防控,投入资金54000元,为冠山街道七彩虹社区新增设宣传栏10个,制作上墙展板7块,粉刷了临街墙体和街边仓房,购买了铁锹、镰刀、大扫帚、油锯、打草机等工具,捐赠了口罩2000枚和帐篷12顶。
市委政法委通过工作对接和调研摸底,从给予资金支持、给予物资支持、协调解决地砖铺设、协调安装路灯等方面入手,积极帮助冠山街道宏岳社区解决实际困难。给予冠山街道宏岳社区提供2.5万元经费,支持疫情防控和创城工作;支援了近5000元的防护服、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等防疫物资,以及价值2.1万元的彩钢房和防寒帐篷用于核酸检测;针对在全民核酸检测工作中发现的缺少路灯问题,协调市政处为宏岳社区广场安装路灯;针对岳家铭苑小区地砖严重破损问题,协调棚改办更换铺设地砖6000余平方米,有效改善了居民的出行环境,得到了百姓和社区的认可。
市棚户区改造服务中心共计投资424.41万元,为台吉街道的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疫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强力支持。结合创城工作,投资109.39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银河D10东侧挡墙及植草砖工程、银河D01号雨水管路工程、银河小区D区楼梯间走廊刮白、华鹏小区朝阳商业城超市至中化加油站彩砖铺设工程、铁东社区单元门口安装橡塑防滑地垫、铁东社区和二工村社区外墙2500平方米乳胶漆粉刷;聚焦疫情防控,做好小区封闭工作,投资118.39万元,完成金河小区封闭围栏2800延长米、大门59个、小门31个,投资116.63万元,完成银河小区封闭围栏2300延长米、大门23个、小门240个,投资80万元,完成华鹏小区封闭围栏1507延长米、大门10个、小门15个;向社区捐赠口罩、酒精、84消毒液、防疫手套等物资,协助台吉街道大井社区、二工村社区、铁西社区做好全民核酸检测工作。
市乡村振兴局以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等方式,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先后两次为金山社区捐赠消毒酒精、84消毒液、N95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折合人民币约9000余元;为了让社区居民有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协调社会资金5万余元,修建文化长廊和凉亭,组织开展娱乐活动5次,进一步促进居民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提升。市中心医院融合资源优势,立足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针对南山街道盛达社区盛达二期小区道路破损、居民出行不方便的问题,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召开党委会,一致通过为社区小区修缮破损路面建设出资4万元,帮助社区解决燃眉之急,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品质。市委党校围绕支持城关街道桂园社区基础设施提升工作,出资4000元,协助打造党员活动室、老兵之家、桂园社区E站、志愿服务活动室,完善公共健身器材,购置垃圾桶,赠送学习书籍等,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市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为社区提供防疫物资400多件套、活动板房1座,切实为震关街道北纺路社区解决了防疫物资少、检测点没有固定场所的难题;帮助幸福人家小区进行路面硬化,更换井盖。
发挥优势 共建有广度
随着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全市各单位在为街道、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提升服务基层力度和水平,延伸共建广度。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党建为引领,以南山街道合兴社区为试点,在全市开展了“共产党员经营户”评选活动,积极引导个体工商户中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批优秀典型脱颖而出,疫情防控期间,合兴社区瑞东粮行作为“共产党员经营户”,不计成本得失,全心为辖区内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生活物资,得到居民的普遍赞誉。此外,还通过畅通投诉渠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消费维权活动,全力畅通“12315”投诉举报信息平台,改变以往的被动调解为主动走访,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社区居民宋女士在商场购买的液晶电视出现问题进行投诉后,消费者协会主动上门服务,消协秘书长把自己家里的电视借给宋女士使用,并协调商家以扶贫助困的方式,为消费者免费更换电视液晶屏,最终,宋女士被消协贴心服务的行为感动,主动赠来感谢信和“心系消费者,大爱见真情”锦旗。据了解,截至11月底,消费者协会共受理各类投诉346件,办结率达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市棚户区改造服务中心维修工作人员义务为台吉街道大井社区新建5处垃圾池,无偿为街道换热站做围挡,积极配合街道协调安置房源。市中心医院号召党员医护人员走进社区,面向居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宣教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关注社区居民健康,提醒群众对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各单位在助力社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推动自身工作高质量发展,真正通过共建共治实现互促互进。
在全市街道“大工委”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来自市委党校、市委政法委、市纪委监委、乡村振兴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心医院、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棚户区改造服务中心的8名街道“大工委”兼职委员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就强化党建引领、联动共治、提升社区服务群众能力工作经验进行了交流互鉴。同时,作为全市各单位代表围绕进一步统一思想,持续深入打造“六联动”党建工作品牌,在把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做扎实、见成效上共享了工作思路,为久久为功巩固常态化工作机制奏响共建强音。